8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重大课题《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启动暨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据悉,该课题旨在助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共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良好生态。
图为研讨会会场。科技日报记者 周维海 摄
研讨会上,课题组组长、中国企联副理事长于吉从总体研究框架、预期研究成果、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介绍了课题总体开展情况。课题组副组长、点亮智库&中信联秘书长周剑介绍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转型现状、总课题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及课题研究工作机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北京智泉央企投资研究院等单位等6家子课题承担单位分别汇报了子课题研究思路和框架。
与会专家围绕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从多个角度对课题研究推进工作提出有益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原司长胡燕,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颖,中国石化管理干部学院书记李德芳,中国中化数字化部总监周民,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吕本富等特邀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多为大型集团、跨地域的企业,大多集中在传统行业,生产装备先进、供应链强大,但距离消费终端较远,因此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要突出特色,从确定转型主体、明确所处阶段、确定评价标准、找准转型动力、解决转型问题、防止转型风险等多维度分析找准转型路径。
与会专家指出,数字化转型是时代使然。在国际形势博弈和复杂情况下,既要考虑到国有企业受到的影响,又要考虑国有企业具有高端性、引领性等特点,考虑到课题成果对国资委、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针对一些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部分有动力的企业并没有掌握转型方法的现状,国有企业更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和带头作用。课题研究可以重点考虑产业链、生态链的融合、对中小企业的带动和安全风险的预防。
与会专家指出,这一轮的数字化转型不同于过去局部信息化建设,研究范围要从全方位、全要素、全产业链角度展开。既要总结标杆行业、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也要注意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数据治理和数据资源利用和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借鉴。
中国企联朱宏任理事长作总结讲话时,将专家意见总结为找准切入点、把握大背景、关注差异点、夯实立足点、构筑大生态五点意见,并提出课题组要完善开放合作的协同工作机制、强化课题成果的研制推广、加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和落地转化,使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有力推手,为协同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研讨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中信联)主办,北京国信数字化转型技术研究院、中信联传播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北京智泉央企投资研究院协办。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有关人员,中国企联、中信联等22家课题承担单位代表,航天科工等10余家课题联合参与单位代表,以及美的集团、用友网络、中兴通讯等典型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逾17万人次通过央视频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023378号-15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