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各地探索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的关键时期,山东省滨州市拿出了两张“王牌”——魏桥国科研究院和渤海科技大学。前者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魏桥创业集团、中信信托三方联合,打造铝业、纺织“产学研”基地;后者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滨州市政府、魏桥创业集团共建,主打“精英型、有特色、小体量、大强度”。
无论是魏桥国科研究院,还是渤海科技大学,观察者认为两者都带有浓厚的“新型研发机构”的性质,同时,其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成功地将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拧成一股绳”,瞄准同一目标发力。
通过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技术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是山东省科技厅鼓励各地探索打造新平台的核心目的。对滨州市而言,他们加强科研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金融链的有机结合,推动“产学研金服用”深度合作,科学家、实业家、金融家握指成拳、同向发力,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潜能,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符合了山东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的预期。近日,科技日报记者相继探访魏桥国科研究院、渤海科技大学,寻找其诞生成长之道。
从研究院到大学,新平台有新特色
很多人还记得2019年的春天,在世界高端铝业峰会开幕式上,与会嘉宾见证了魏桥国科研究院揭牌仪式。可以说,该院的成立于滨州铝业息息相关。
根据定位,魏桥国科研究院不仅为滨州铝产业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将对接中科院下属研究所及众多院士,为滨州经济包括铝产业、纺织产业、钢铁产业、石油化工等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魏桥国科研究院实行“双支点”协同模式,在北京怀柔和滨州分别组建魏桥国科研究院,“两城”联动运营、协同推进,共同打通对接中科院大学和中科院创新资源导入通道。
而正在筹建中的渤海科技大学以科研创新为特色,公办共建,试图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前沿领域的工程师等创新型、复合型高端产业人才。该大学设立7个院系,并同步规划建设智能制造、金属材料、纺织材料、新能源、环境科学、高端化学和工业设计等7大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全力构建对接科学家科创成果转化和高端产业集聚平台。
无论是研究院还是大学,资金问题很重要,关键是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投入与回报要形成良性互动。
记者了解到,魏桥国科研究院按照“科研院+基金”模式分期组建总规模150亿元科创基金,与政府基金联合打造“金融资本池”,与资本市场充分对接,降低无序创新的金融风险。围绕魏桥集团产业优势,聚焦汽车轻量化材料、新基建、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按照“可参可控”开放合作原则,通过技术输出、合资合作建厂等方式实现资本助力。
去年9月份,规模8亿元的一期科创基金,投向与国科大、中科院合作的7个科创公司、23个科创项目。今年6月前完成备案规模10亿的二期科创基金,重点支持纤维材料、半导体项目及先进装备制造领域的科创成果转化项目。
扎根山东办大学,接了地气,强了产业
新型研发机构,首先要解决“为谁研,谁来研,研什么”的问题。
据了解,魏桥国科研究院立足滨州“十强”产业,制定科创指南,实施定向研发。他们按照“自下而上”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反向需求调研,重点支持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循环经济等创新发展战略;以魏桥集团等重点企业汇聚创新资源,向其他企业“溢出”“扩散”,影响带动各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以高端铝为突破口,组建山东省高端铝制造与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筹建山东省先进铝基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高度融合。
方向对了,人才有了,体制活了,效果就好。
记者了解到,超高精细光刻胶、激光选通成像、高强韧铝基复材等17个“中科系”项目通过魏桥国科研究院科研通道转化落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超高精细光刻胶”项目已于4月底试产,力图解决我国高端光刻胶“卡脖子”问题。
滨州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原铝生产基地,魏桥集团作为铝业龙头,通过创新驱动,带动全市高端铝产品占比从2019年的35%提升到如今的60.3%,魏桥集团在转移1/3电解铝产能和压减600万吨电煤的情况下,预计2021年利润增长90%左右,滨州高端铝产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魏桥利润大增,与新型研发平台的成长息息相关。
据了解,渤海科技大学筹建工作正加快推进,将按照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3:4:3的比例招生,规模达到1万人。魏桥国科研究院获批建设山东省铝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牵头组建山东省高端铝制造与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累计引进116名全球高端人才。
顺应企业变革、教育改革、金融创新趋势,滨州市将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拧成一股绳”,打造的魏桥国科研究院和渤海科技大学,深度融合了优质的科教、实业、金融资源,形成科技与产业双向支撑、科技与金融无缝对接、金融与产业同生共存的科创生态,成功打造了“产学研金服用”合作示范的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