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价已经从2018年的低点触底反弹,呈现出U形变化,2020年11月奶价达到4.15元/公斤,养殖业步入景气周期。”12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如是介绍,根据农业农村部对主产省区生鲜奶收购价格的监测数据,2019年生鲜奶平均价格为3.65元/公斤,2020年鲜奶收购价格延续了2019年的上涨态势。
鲜奶收购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奶牛养殖行业今年随着鲜奶收购价格的提升,过上了好日子。以国内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为例,2019年扭亏为盈后,该公司2020年业绩乐观,上半年总收入达到了28.2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21亿元,同比提升了77%。
李胜利进而表示,国内奶价的回升是由全球主要乳制品生产国生产量和价格未冲击国内养殖业、国内乳制品供需不平衡、下游消费力的提升等多个因素共同拉动的。至于未来,中国奶制品,尤其是白奶的消费增长势头能否保持8%以上,从而对原奶供应方有持续的需求、产能的快速扩张是否会带来产能的过剩等问题依然摆在国内奶牛养殖企业面前。
是谁抬高了奶价?
从2018年的行业普遍亏损到2020年的盈利,国内奶牛养殖企业受益于原奶收购价格的不断上涨,逐渐走出了寒冬,走进了新一轮的业绩上涨周期。李胜利介绍,要分析此轮景气周期的原因,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环境讲起。
“3%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数字,”李胜利介绍,根据国际奶农联盟近十年的产量数据来看,世界牛奶产量增速超过3%就会引起原奶供应的过剩,从而导致原奶收购价格的下降、全球乳制品拍卖价格的下降。数据进一步显示,2015年以后国际奶农联盟牛奶产量增速均低于3%,2017-2019年分别是2.8%、2.4%和1.3%。“这个数据说明,从全球提供的奶制品的量看,不足以冲击中国的原奶价格。”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国内乳制品消费对于主要贸易国的依赖度依然很高,例如国内80%的大包奶粉(即原奶粉)均来自于新西兰,因此国内养殖业也受到主要贸易国的供应影响,例如2016年新西兰的低价大包粉袭来,国内下游乳制品企业纷纷转向价格更为低廉的大包粉,原奶收购量下降,上游养殖企业的鲜奶便卖不动了。
不过,从今年的情况看,新西兰国内的原奶价格还在上涨。2019年其牛奶产量同比下降0.7%,2020年1-10月牛奶产量1620.2万吨,同比上涨0.9%;今年1-10月,新西兰原奶收购价格折合人民币2.51元/公斤,同比上涨6.6%。
就在12月初,新西兰最大乳企恒天然还宣布将上调原奶收购价格。由于新西兰乳制品的需求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