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重要政策之一,各地也相继敲定了今年科技创新施工图。
(相关资料图)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三大科创中心及各经济大省都围绕自立自强、人才引领等设定了今年的任务目标。
三大科创中心这样干
针对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是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我国三大科创中心今年都进一步强调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抓好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拓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
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3%左右。深入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强化在沪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配合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
广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好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国之重器”作用。广东省省长王伟中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广东将继续将三分之一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促进更多“从0到1”的源头性创新成果涌现。
区域创新作为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的基础支撑。目前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皆已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WIPO报告)。
另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从2012年和2022年两部《评价报告》的对比分析发现,2022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
报告编委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告诉第一财经,本次报告前三的排名跟上一年度有所不同,之前是上海、北京、广东,这次是上海、北京、天津,天津超越了广东排在前三位。
在他看来,上海多年保持第一的位置,各方面的综合表现相对来说比较均衡,特别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可以看到江苏、浙江、安徽的创新能力都在持续增强,创新一体化的过程,正在深入地推进。
他分析,北京今年的指标也很有特色。北京目前是以三城一区建设为主平台,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主阵地,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它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同时,以北京为龙头,带动天津、河北的发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北京的企业创新方面还要加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有提升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近年来也建设成效显著。“报告中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在全国第4位,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技术成果市场化、资本生产率等方面表现突出,均居全国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2。”玄兆辉说。
除了三大科创中心,多省今年也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任务。
科教大省湖北今年提出全力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推进9家湖北实验室高效运行,争创光谷国家实验室。
江苏今年十大重点任务之一,是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统筹推进8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和8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浙江提出,壮大科技创新力量,推进中科院杭州医学所二期、中国宁波新材料高端创新平台等重大科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10大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省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福建今年提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8%以上。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项目。
聚焦人才评价、激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各地的科技工作重点也围绕人才工作细化,特别是对科研人员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改革有了明确部署。
北京提出,实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深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以务实举措把服务做到人才心坎上。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人才是上海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上海将坚持人才与教育、科技三位一体推进,推动四支队伍更壮大;坚持破立并举,推动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尤其是要聚焦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问题,进一步为创新主体放权松绑,更大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王伟中也表示,广东将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创新引才用才机制,聚焦“高精尖缺”,大力引进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
重庆将抓好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人才良性循环。深化科技评价、科技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减负等改革。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五方面改革举措。比如,针对一线科技人员和团队的获得感、认可度与所作出的贡献不匹配等问题,突出基于贡献的激励,强化对科技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者的奖励。针对科研稳定支持不足、科研时间保障不够等问题,强化对潜心研究的激励。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接受媒体采访解读《意见》时表示,基础研究需要安静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意见》一方面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解决科技人员兼职多、会议多等问题,保证科技人员不少于4/5的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减少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少占用科技人员时间。
“另一方面,适当扩大长期稳定支持经费。支持科技人员在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方向和‘冷门’领域、交叉学科的长期积累、持续研究;探索建立基础研究青年人才的发现、遴选、培养和长期稳定支持新机制;完善国家财政对基础前沿和公益性研究类科研院所投入机制。”王志刚说。
在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看来,建设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吸引高端人才,同时还要提高人才自我培养的自信和能力。“人才紧缺的核心在于人才质量的紧缺,要以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提升实现高质量人才的有效供给。”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