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勤俭节约是一种好习惯,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财务和资源,
从而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勤俭节约并不等同于过度囤积或舍不得花钱,
(资料图)
事实上勤俭节约应该建立在适度消费和合理支出的基础上,
如果我们过度囤积或是不舍得花钱,虽然看上去可以节约开支,但实际上却有可能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比如过度囤积所致使的资金流动不畅,
物品堆积如山,甚至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风险,这对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现实中有些人有着这样的习惯,他们什么东西都不忍心扔,不停的买一些生活用品,
看上去特别的节省,他们总认为自己提前囤积了物品以后就不用再为找不到东西而发愁,
事实上这种心理并不健康,反而是一种病态的想法,我们应如何理解呢?
许多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家里堆满了物品却不知如何下手,
即便内心想进行大扫除,也会遇到舍不得扔掉东西的难题,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指出,这种现象源于人们将心理依赖过度的放在物品上,
而忽视了自己的真正需求,所以他们将通过囤积物品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总是会受到各种打折促销活动的吸引买进来大量的物品,
即使当前用不上也会给自己找借口。
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然而这种习惯性的购物行为往往会导致囤积过多的无用物品,
不仅占据空间而且增加了心理负担,而断舍离恰恰能让我们摆脱困境。
我们与物品的关系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过使用保护和规制,
他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浪费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这种处理我们个人和周围环境关系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也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周围的环境,而无法断舍离显然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如果这种状态源于对物品的情感依赖或是对过去的过分留恋,
就一定要通过理性和有效的方式来处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
舍不得扔东西是一种源于我们对过去的情感依赖和留恋,
进而导致无法从自我回忆中脱离沉迷于过去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有时会阻碍我们面对当下和未来的问题,
甚至会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健康,虽然过去的回忆可以让我们感到愉悦,
但如果我们无法正确的面对当下和未来的问题,我们的情感健康和生活质量便会受到影响。
对于那些纠结于过去无法释怀并依靠物品需求安慰和满足的人来说,
沉湎于过去的情绪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敢于扔掉过去才能开始新生,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痛苦和不适,
但是仅凭物品寻求暂时性的解脱,并不能解决根源性的问题。
有些人会因不想让东西而存放暂时无用的物品原本是为了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需要,
但实际上却忽略了无用之物本身就是问题的这一事实,
简单来说,他们是在逃避问题和挑战,
过于担心未来的问题,而过早地为自己做下万全之策,却忽略了当前的真正需求和生活。
山下英子曾说过,未来虽遥不可及,但当下却在我们手中对于过去我们能做的就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而面对未来最有效的方法是过好每一个当下的生活,
只有当我们把当前的每一件事情处理好,才能够拥有面对未来的从容和信心,
因此对于不舍得扔东西的人来说,这种行为其实是带有病态的心理表现,
只有勇于放下过去,才能更加清晰的看到未来的全貌,也才能更好的投入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除了要舍得放弃那些无用的事物之外,我们还要抛弃过去那些不再有用或是已经成为负担的东西,释放自己,接受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做好准备。
断舍离不仅仅是扔掉身边的物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心理上解脱出来,
挣脱那些束缚着我们的思维模式,情感和习惯。
总而言之,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什么都不舍得扔,认为一切东西都还有用得到的时候,
甚至出现了过度囤积的行为,那就说明他的内心已经病态,需要及时的进行断舍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