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基金业协会”)发布了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合计达26.59万亿元,基金产品数量已扩容至10263只。今年6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首次突破1万只整数大关。
在基金产品数量不断扩容的同时,“迷你”基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全市场踩规模“红线”的基金产品有966只。此外,今年以来还有将近160只基金黯然离场。是“清盘”退场还是“保壳”再战,“迷你”基金问题该如何面对?
【资料图】
基金数量继续扩容
结合基金业协会和发行市场的数据可以看到,在今年的震荡调整行情中,基金发行市场虽然并未有往年热闹,但公募基金在产品和规模上仍在逐步突破。在6月底突破1万只大关后,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在7、8月分别增加百余只,9月份仅环比增加1只,至10263只。
另据Wind数据,截至9月底,公募新发市场已经连续四个月单月发行规模超过千亿份,其中,第三季度的发行份额合计为4359亿份,相对前两季度有所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年内发行规模合计1.12万亿份。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合计达26.59万亿元,相较8月底减少了7087亿元;基金份额则从24.79万亿份降至24.53亿份,减少了2576亿份。
具体而言,债券基金依旧担当主力,净值单月增加1217亿元;货币市场基金“缩水”最多,规模减少5249亿元。此外,受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影响,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基金份额虽然有所增加,但规模分别减少983亿元、2075亿元。
整体而言,今年是由债券基金支撑起了发行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债券基金共有322只,合计发行规模达7044亿份,占总量超过六成。
从基金公司角度而言,截至目前,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天弘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等6家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已超过万亿元,“万亿俱乐部”成员数量也在逐步增长,而第二梯队,规模在1000亿至5000亿元区间的基金公司有15家。
“迷你”基金增至近千只
在公募基金高速增长的同时,“迷你”基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Wind数据显示,在全市场已有数据的10146只基金产品中,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的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有966只,占比近一成。
从基金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占据大头。例如,被动指数型基金是“迷你”基金的“重灾区”,数量最多,达234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也分别有194只、146只。三者合计占“迷你”基金总量的近六成。
若从基金公司角度而言,上述966只“迷你”基金分属132家基金公司,有11家基金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5只,创金合信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华宝基金、博时基金的数量则超20只。在旗下产品总数超过100只的基金公司中,浦银安盛基金、华宝基金、建信基金的“迷你”基金数量占比达两位数,分别为17.65%、16.92%、11.39%。
在业内人士看来,业绩不佳是产品沦为“迷你基”的重要原因,但震荡市也会增加“迷你基”清盘的风险。此外,新发基金的不断涌入也在冲击着存量产品的持续营销情况,对于业绩堪忧的产品来说,步入清盘“预备役”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只基金默默退出舞台。据记者统计,以基金到期日为基准,截至10月25日,今年以来已有159只基金宣告退场。其中前三季度分别有45只、51只、51只基金被清盘,10月以来也有12只基金黯然离场。
若拉长时间来看,尽管清盘基金数量占比并不大,但数量正在逐年上升。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清盘基金数量逐年上升,分别为133只、173只、254只。截至目前,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自2019年以来已累计达719只。
一位基金业观察人士表示,如今基金发行速度大幅增加,产品同质化等现象也日渐突出,在“马太效应”的行业发展趋势下,难免会有一部分基金长期处于尾部,可能缺乏亮眼业绩和市场知名度,因此逐步边缘化而步入清盘。“基金清盘的背后,是公募市场竞争加剧。”
是“清盘”退场还是“保壳”再战?
近年来,“迷你”基金的问题正在不断凸显,业内也提高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据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基金公司在上报新基金时,需要提供“迷你”基金情况说明、解决方案以及解决时间点,若解决方案中提到持续营销,还需要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
那么,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会如何处理“迷你”基金,是选择“清盘”退场还是“保壳”再战?
“无论是哪一种办法都需要进行综合判断,一些缺乏长期业绩和特色的基金产品会被选择淘汰,使资源向更好的产品集中。”某头部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但一般而言,还是会尽量选择保住,毕竟现在发只产品并不容易。”
据基金人士透露,对于不想清盘的产品,基金公司会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寻找帮忙资金;安排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明星基金经理接管,依靠“明星效应”吸引投资者,让基金产品“起死回生”等。“不同基金公司有不同做法,取决于基金公司对基金的理解和定位。”上述人士说道。
一家券商系公募基金人士则表示:“现在行业比较成熟了,过去说清盘会谈之色变,主要因为过去基金发行数量没有现在这么多。如今大家看待这个问题已经比较理性,清盘举动也逐渐常态化。”
同时,上述人士表示,维持一只“迷你”基金的成本并不低,但如果清盘数量太多,对公司名誉也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不过,对于市场而言,基金发行和清盘是公募基金市场的新陈代谢机制,对业绩不及预期的产品进行清盘操作,是基金市场优胜劣汰的有效措施,也是对基民投资利益的有效保护,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咕噜网 www.cngulu.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我们: 39 60 29 14 2@qq.com